2009年12月22日 星期二

一個藝術家內在世界的探問




一個藝術家內在世界的探問 -「牟善宏的現代曼陀羅」畫展座談會

http://space-east.blogspot.com/2009/12/blog-post_21.html


座談會主題:一個藝術家內在世界的探問


主講人:余德慧(慈濟大學宗教與文化研究所教授)


與談人:溫孟威郭娟秋


時間:98.12.26() PM 14:00


地點:東海岸文教基金會心關係工坊


(花蓮市林森路210-22樓,狂鼓森林正對面)


電話:03-8334545


2009年12月6日 星期日

「牟善宏的現代曼陀羅」個展 ~延長展期~

Dear All:

「牟善宏的現代曼陀羅」個展,延長展期至2009年12月31日,特發信函告知親朋好友們。誠摯邀請您蒞臨欣賞!!

已到展場參觀過的友人們,歡迎您再度光臨2次、3次......,更希望您可以透過部落格(心象藝術、東海岸文教基金會)、e-mail 等方式告訴我們觀展感想,您的隻字片語都是一個支持的力量。

藝安


牟善宏的現代曼陀羅


碎裂絢麗的光,撒落在無垠而荒蕪的疆域,

逕自美 ......


透過畫作、草稿、詩、電腦輸出等作品


在現世生活的脈絡中,將內在與外在時空結合,


創建他的現代曼陀羅


這靈光的暫存不捨塵封


期待靈魂與靈魂的會遇


藏僧先在基台上畫好垂直線、對角線、圓形等幾何圖案,而後逐一而嚴謹的製作沙壇城,這門精緻絕倫的宗教藝術,在繪製的過程實在令人震撼。尤其是在祭祝完畢,將精美壇城分割揚棄,這個曼陀羅中的沙就讓風吹散或將沙粒付諸流水。


本次展出的草稿,是藝術家在萃取內顯生命精華的過程中,不經意留下的軌跡。原來應像彩沙壇城般塵滅消逝,然在一回偶然的相逢裡,同為畫家身份的溫孟威看進了紙片的生命──怦然心動。這份真摯與珍惜不斷延伸,於是 「牟善宏的現代曼陀羅」經多位友人(亦為藝術創作者)的籌劃下,於焉開展。


這展覽涵容著藝術家們惺惺相惜的深情,它是一場靈魂與靈魂的會遇。


展期:2009.10.24~12.31 每日10:00~20:00,週一公休


地點:花蓮市林森路210-2


主辦單位:東海岸文教基金會


策展人:心關係工坊、劉曉蕙、溫孟威、張淑玫、陳雅玲


E-mail : pt2117@gmail.com


聯絡方式:03-8334545


活動網址:http://space-east.blogspot.com/


相關文章連結:


我看牟善宏的現代曼陀羅


溫孟威:「牟善宏的現代曼陀羅」


為什麼要邀請大家來看畫展?

(文中圖片可看見這次展覽的部份作品)


2009年10月20日 星期二

牟善宏的現代曼陀羅--畫作、文件展





點、線、面

三角、四方、圓的構成

部份、大塊的色彩覆蓋

裡面和外面



欲言又止的是

現世生活焠鍊出的






現代曼陀羅的創建


是靈魂與靈魂的會遇



展覽時間:2009.10.24~2009.11.29 每日10:00~20:00,週一公休

展覽地點:花蓮市林森路210-2號

主辦單位:東海岸文教基金會

策展人:心關係工坊、劉曉蕙、溫孟威、張淑玫、陳雅玲

聯絡方式:03-8334545

E-mail : pt2117@gmail.com

活動網址:http://space-east.blogspot.com/

展覽簡介:

一個12歲就開始背著畫架到處寫生的男孩,試圖在現世生活的脈絡中,將內在與外在時空結合,創建出他的現代曼陀羅。

而這靈光的暫存不捨塵封。

期盼能透過展示壓克力畫作、草稿、詩、電腦輸出等作品,分享創建歷程中的吉光片羽,召喚四方的靈魂於此會遇,交換,內在經驗的顯現瞬間。

作者簡介:

1971 生於台灣花蓮

1994 國立藝術學院美術系畢(現國立台北藝術大學)

展覽及獲獎:

2009 大山野果紅創作計畫 心關係工坊/東海岸文教基金會

2009 《對話---藝術男女》 維納斯藝廊‧花蓮港1-1倉庫美術館

2007【真實與抽像~牟善宏2007個展】 文建會花蓮創意文化園區(藝術家客廳)

2007 『生命樹~夏之卷』畫展:牟善宏2007個展 時光二手書店/ 網際網路

2006 「浮生心印」牟善宏個展 中華新時代協會花蓮分會

2006 【浮生心印】系列詩畫展 網際網路

2000 「漂流木裝置藝術展」 松園別館 花蓮

1992 「雙年展的另一種看法」聯展 伊通公園 台北

1990 花蓮縣美術家聯展 文化局展覽館 花蓮

1988 花蓮縣美術家聯展 文化局展覽館 花蓮

1991 國立藝術學院系展多媒體組第三名

1987 台灣省 「主席杯」水彩寫生比賽入選

1986 台灣省東部地區 「畫荷比賽」首獎

1985 國泰人壽全國水彩寫生比賽第十 一屆銀牌獎

1984 國泰人壽全國水彩寫生比賽第十 屆金牌獎

※本文轉載自東海岸文教基金會

2009年9月9日 星期三

凝鍊之詠

原刊載於yahoo的【心象藝術的部落格】分類:『生命樹~夏之卷』畫展(2007/08/24 01:01 )

2007 100 × 80 cm (40F) 壓克力.畫布


( Horn @ 2007 夏天 )

荷塘 月色

清風 蛙鳴

仲夏夜的幽夢


(局部 1)


揀選一個色彩,其他的色彩就來相應;在筆隨意走中,視覺不斷調和,終於成就表達。追溯 Horn繪畫技巧的形成,風景寫生與抽像構成同佔重要地位。風景寫生在於與自然冥合抒發感動,抽像構成是內在心靈秩序的凝鍊與呈現,當這兩者交融時,即達 成一種充滿著意象美的抽像表達。 (撰文:S.W. Mou)


(局部 2)

(編輯:MindArt)

2009年8月18日 星期二

裝飾的昇華

原刊載於yahoo的【心象藝術的部落格】分類:『生命樹~夏之卷』畫展(2007/08/18 15:46)

風鈴 2007 80 × 65 cm (25F) 壓克力.畫布


《風鈴》

(Horn @ 2007 夏天 )

脆麗的聲音

風鈴

飛揚


裝飾的昇華

畫展期間,一位畫廊老闆坐在『時光』吧台的高椅上與 Horn閒聊,絮絮叨叨地討論視覺問題、藝壇生態…。在眾話語中最引我興趣的是:「你這畫(指《風鈴》一圖)看起來顏色搭配的很漂亮,像是裝飾畫…,通常 畫家很不願自己的畫作被說成裝飾畫…。」我直覺的轉頭看 Horn,「裝飾畫」這三個字對應著Horn愉悅的臉,竟像是獲得同感般默許著。接著我對著畫廊老闆說:「你旁邊坐著奇怪的畫家,作品被看成裝飾畫還挺快 樂的樣子。」

Horn在日常裡不斷演練構成與色塊,看在眼裡不由自主的聯想起伊斯蘭文化的幾何藝術—將圖案、 對稱、和諧發揮的淋漓盡致,視覺在裝飾的極致裡昇華了;同時也在幾何中找到一種系統,可以無限的擴展創造力。同樣渴望純化與無限,然而 Horn經常採用的手法是動態平衡,我們可以在畫面上看見刻意的留白與具筆觸的色塊,呼應著完整區域;實與虛、空與顯相輔相成,達成視覺上均衡的美感。

(撰文:S.W. Mou)

《風鈴》在『時光』裡閃動

(編輯:MindArt)

2009年8月17日 星期一

邂逅永恆

原刊載於yahoo的【心象藝術的部落格】分類:『生命樹~夏之卷』畫展(2007/08/17 00:37 )
林田山入口一景 2007 54.7 × 39.1cm 水彩.紙
邂逅永恆

  畫家在風景裡,以他赤誠的心,捕捉眼前隨時會流逝的瑰麗,會流逝之景卻因真情邂逅,而留住了永恆。
  內心有時會有消溶於大自然裡的渴求;沒有任何要負的責任、沒有待辦的事,就這樣休息個一兩天,若真忙,就算是半晌也好。“偷得浮生半日閒”—從前讀到這詞時,只當是一串優美的文字,但現在卻能深會其意。
  藏傳佛教格魯派格西(註)—麥可.羅西(Michael Roach)堅定的奉行「圓圈」法則;即每隔一段時間,暫時放下手邊工作的技巧。這也是長久以來,偉大的西藏智者維持身體強健、心智擁有高度創造力的竅 門。就某種意義來說,你離開工作的場所,前往另一個地方,在你的周圍劃下一個圓圈(範圍/界)。當你坐在圓圈之中,你正使用稀有、珍貴、不可取代的時光, 進入心的寧靜。脫離工作常軌與單一心態,暴露於創造力的源頭,準備就緒,再創一個新世界。
  風景寫生之於Horn似有「圓圈」法則的作用。在天氣好時,走入自然裡,找一處可蔽蔭的樹下,涼涼地看著陽光、影子的變動——豐富且亮麗——隨意地將〝風景入畫〞。
【註】:格西(Geshe),在西藏傳統中相當於佛教博士。
(撰文:S. W. Mou)



Horn 在林田山入口,隨意地將風景捕捉入畫 。


關於『邂逅永恆』
十多年前,Horn自印度覺者克里希納穆提的札記中摘選了一些喜愛的文段(),改寫成一篇名為『邂逅永恆』的散文詩作,MindArt當時看了非常喜歡,就要下了手稿保存,日子一久,竟也淡忘了。前些日子在整理資料時,無意中翻到此作,讀來依舊美好,遂興起將其打字的念頭,放在這篇圖文中,正好能呼應出那珍貴的「圓圈」法則。

【註】:這本札記的中文書名是《心靈日記》(方智出版,譯者:陳蒼多),是克唯一的一本札記。內容記敘了其1973-1975年在英國、羅馬、美國等地的觀察和思考。
()
寬廣的河流平穩
如鏡,

看不到一點
水波,
早晨的微風
還沒有醒來,
因為時間很早。

()
星星
倒映在水中,
清晰
而明亮,
而晨星是最明亮的。
橫跨河流的樹木是暗黑的,
位於樹木之中的村莊
還在睡眠中。

()
沒有一片樹葉在騷動;
而那些小叫梟
在古老的答滿林樹上
發出嘎嘎聲;
那是牠們的家;
當太陽照在那些樹枝上時,
牠們會溫暖自己的身體。

()
聒噪的綠色鸚鵡
也十分安靜。
萬物,
甚至昆蟲和蟬,
都以敬慕的心情
等待著,
由於太陽的照射而喘不過氣來。

()
河流靜止
不動,
平常的小舟及其
暗淡的燈光
不見了。
漸漸地,在
黑暗而
神秘的
樹木上方,開始出現了
黎明的曙光。

()
每種有生命的東西,仍然
籠罩在那個靜坐時刻的
神秘中。
你自己的心靈
是永恆的
無可衡量的;
沒有碼尺來衡量那個時刻持續多長。

()
只有一陣騷動
和一陣喚醒,
只有鸚鵡和貓頭鷹、
烏鴉和白頭翁、
狗兒和傳過河面的
一種聲音。
忽然,太陽就在
樹上方,
呈現金色,
為樹葉所遮蓋。

()
現在,
大河流是醒著,
移動著;
時間、
長度、
寬度和容積
在流動著,
而不曾終止的一切生命
開始了。

()
那天早晨多麼可愛,
太陽在那些生動的水上
形成純潔的亮光
和金色小徑。
你是世界、
宇宙、
不朽的美
以及慈悲的喜悅。

()
真是一個美妙的早晨,
你可以無止盡地
走著,不曾感覺到
山丘的陡峭。
空氣中
有一種芬芳的氣息,
很純,
很濃。

(十一)
那條小徑上
沒有一個人,
沒有人走下來,
也沒有人走上去。
你單獨跟那些
暗黑的松樹和
奔流的溪水
在一起。

(十二)
天空
是那種驚人的藍,
只有山才有那種藍。
你透過樹葉
和筆直的松樹
看著藍天。
沒有人跟你談話,
心靈
不會喋喋不休。

(十三)
一隻黑白相間的喜鵲
飛過去,
消失

森林中。

(編輯:MindArt)

2009年8月3日 星期一

深情密碼

原刊載於yahoo的【心象藝術的部落格】分類:『生命樹~夏之卷』畫展(2007/08/08 09:22 )

1989 98.5 × 79 cm 複合媒材

深情密碼再見大手

Horn18歲那年,參加資優生保送甄試,以全國排名第4的優異成績進入國立藝術學院美術系(現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當年因在5月份就成了準大學生,而免參加7月份的大學聯考,所以多了很多的時間畫畫。這幅〈歇〉作品就是那時候畫的,畫中最令我動容的是那雙粗糙且強有力的大手,與父親的模樣像極了。每看一次都令我懷念起父親的好— —感謝他所給予的一切!

父親是一位很棒的技術工人,他精通機械及水電修理。是一位外表剛強的硬漢,然——卻有一顆細膩柔軟的心。他有2個兒子,除了從小習畫的Horn外,還有一位從小彈鋼琴的兒子,他順著兒子們的興趣與天賦給予全然的自由與支持。

記得他曾說過:「我有一位鋼琴家兒子和一位畫家兒子,手對他們來說都非常重要,若受傷了,就無法彈琴、畫畫,而做工常會有意外的傷害…。」雖然他離世多 年,話語卻日益清晰。所以他很少帶兒子出去工作,即使偶而請兒子幫忙,也會衡量其危險性,總會避開可能的傷害。

他的雙手常常會因工作而受傷,但他常自豪自己有很好的癒合力,擦點藥膏,膠帶纏一下,又繼續幹活,那雙飽受滄桑的大手,握起來好有力好溫暖。

(撰文:S. W. Mou)

《歇》在『時光

(編輯:MindArt)


2009年7月5日 星期日

看見『生命樹』

原刊載於yahoo的【心象藝術的部落格】分類:『生命樹~夏之卷』畫展(2007/08/06 19:55 )

生命樹 2004 65 × 45c m ( 15M ) 壓克力畫布


生命樹

( Horn @ 2007 夏天 )

種子果實

生命樹

光燦燦的生命樹,悠揚自在,

如果沒有了它,炎炎夏日何處蔽蔭,生命也將無快意涼趣!



看見『生命樹』

   (撰文:S. W. Mou)

之一

擁抱幾何,進入生命純粹的向度裡。

眼睛直視<生命樹>畫作時,豐富、光亮躍然而升,簡單的幾何色塊,竟裝載著無窮的力量。

這些年來,Horn經常是伏案構思著一張張色稿,每個當下都幻化成美麗彩圖,構成、色塊他熱情生命的展現。久久之後,他經常置入紙片的抽屜竟卡住了,使勁拉開,猶如萬花筒般——目不暇己。這就是Horn—傾他最精華的氣力於一個目標上。當我更能理解生命的意義時,才發覺那執著裡藏著無限魅力。


【說明】:這些是Horn日常構思的色稿,攤開猶如萬花筒般的生命拼圖。

之二

古老的靈魂—如樹、如你、如我,再熟悉不過的相逢。

曾經擷取的文字,照應著曾經熾熱的情感,如生命樹上的花一般開展。現在回想起來,恰似樹上的果實—美味無比。

20歲的Horn,熱切的閱讀著克裡希納穆提(註)的著作,因字裡行間呼應著他追尋宗教性的高度精神境界。當時的他正擴展於對生命與時空的思索,自然而然地進入了宗教領域,而克氏的思惟體系,滿足了當時的Horn。他快樂地穿梭其思想、文字的魅力,也迷惑其間。他曾在書中抉選了一段文字,將之轉換成一首詩,取名為『生命樹』,這也就是此次展覽標題的引動源頭。沒想到當時〝無心插柳〞,如今竟然 〝柳成蔭〞。就當是個奇蹟吧﹗我們一塊品賞。

在一處綠色的田野中,

立著

孤單的

一棵樹,佔了全部的空間;

樹很古老,

山上所有其他的樹

都向它表示高度的敬意。

它在孤寂中支配著聒噪的

溪流、小山,以及

橫越木橋的小屋。

你經過它身邊時,

會很讚賞它,

但在你回來時,卻會

以一種較悠閒的方式看著它;

它的樹幹很大,深深

根值於土中,

堅固

而無法摧毀;

它的樹枝很長,

呈暗色,

彎彎曲曲,

投下廣袤的綠蔭。

在傍晚時,

它會退隱,

人們無法接近它,

但是在白日的時辰中,

它卻是開放的,

歡迎別人接近。

它是完整的,

不曾為斧頭或鋸子所觸碰。

在陽光普照的日子,

你坐在它下面,

你感覺到它可敬的年老,

而因為你跟它單獨在一起,

所以意識到生命的深沉

與美。

【註】:克裡希納穆提(J. Krishnamurti18951986),世界級的宗教哲學家,大本營設在加州,著有不少極有影響力的英文書,《大英百科全書》有專欄介紹他。


生命樹』畫作與『時光』的對話

白天 

夜晚 

(編輯:MindArt)